笨笨網站超級論壇 (綠色版本)


頁: [1]

#1  合時湯水祛濕補胃 ... - 海洋風鈴 (Super Moderator) 發表於 25-5-2012 23:31

【明報專訊】四月正值春夏交接,時晴時雨,濕氣重,溫差大,讓人倍感疲倦,中醫角度謂之暑濕,因外在濕邪入侵體表,容易導致感冒不適;加上都市人飲食不節制,傷及脾胃影響消化,使濕氣內困而誘發其他腸胃症狀。中醫師推介數款食療湯水,有助祛濕補脾胃,驅走體內悶熱不適。

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專業顧問林冠傑醫師(圖)表示,暑濕主要與濕熱天氣有關,「近日天氣潮濕,霧氣霞氣都多,而且南方主濕溫之地,濕氣甚重,主病產生,加上初夏氣候改變厲害,溫差較大,當此等濕邪之氣經皮膚侵入體內,就容易患上感冒,若本身正氣不足,更會久病難癒,臨牀上近日暑濕感冒者,成年人多見有高燒現象,兼有渾身痠痛;小兒常見高燒不下,伴隨有腸胃炎」。

冷飲傷胃影響消化

除了外在因素,濕氣內困傷及脾胃也可成病,「脾胃負責水穀運化與消化系統,一旦脾胃受損就削弱消化和化濕功能,引致肢體疲倦、消化不良、腸胃不適、心煩口渴等濕困徵狀,而這往往跟我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。首先天氣轉熱,大家都比平日愛喝水和冷飲,喝下去雖然涼快,不過人體正常體溫為36℃至37.5℃,突然喝下冷飲會使血管收縮、食道及胃部加上上端的括約肌收窄,要是大量飲水及經常衝擊胃部,一冷一熱容易令括約肌失調,就會削胃正氣,以致水濕內停,影響消化,輕則引致胃氣脹、胃炎,重則容易導致胃功能失調。其次,飲水太多會感到口淡,這時身體就會作出反應,吃些味辣、煎炸油膩的東西刺激脾胃,可是身體卻因灌水太多,腸胃消化不到而形成濕熱,使人心煩,小便短赤;肺弱者則見有咳嗽痰黏,全因中醫認為脾為生濕生痰之源」。

氣虛容易反覆感邪

處理暑濕,重點當然就是清熱祛濕,大家可以選用一些具清暑解毒、祛濕解表的藥材製作簡單食療湯水,如板藍根、蘆根、綠豆等,或使用荷葉、藿香等性質微溫微涼的芳香化濕藥材煎煮,不過本身氣虛者,容易因體弱而反覆感邪,久病難癒,故在祛濕同時亦需補氣,以防黨、玉竹、太子參等材料入湯,以益氣固表。

慢喝冷飲避吃濃鹹
頁: [1]

Powered by Discuz Simply! 0.54 Released © wxyuan90